来源:中新网北京 作者:应妮 2012-09-23
针对近期北京市政协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推进北京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完善的建议案》,提出故宫应考虑将“宫”与“院”分离,新建博物馆专门展示馆藏文物,及观众超承载量不再售票等建议,故宫博物院21日向媒体发布了《关于市政协建议案与故宫相关问题的答复》(以下简称《答复》),文中明确表示,将“宫”“院”彻底分离是对故宫完整性的一种误读,是在泯灭故宫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最终会使故宫在某种意义上消亡。
《答复》指出,按照世界遗产组织对遗产地的定义和要求,按照《故宫总体保护规划大纲》的要求,故宫保护工作首要的就是保持故宫的真实性、完整性。真实性原则,就是要求不得改变文物的历史原状,要尽可能地保护文物所拥有的全部历史信息。完整性原则,则是要求将文物作为一个整体,保护不仅包括不可移动文物,而且还要保护可移动文物。
故宫博物院是建立在明清皇宫及其收藏基础上的综合性博物馆,106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和180万件文物藏品是天然不可分割的整体,他们共同组成了故宫博物院的核心要素,缺一不可。1807558件(套)藏品中,80%以上都是清宫旧藏,是与故宫的建筑、故宫的历史共同构成的故宫文化的核心,也是保持故宫真实性和完整性的核心,故宫同时陈列的文物大约有1万件,但很多是原状陈列,比如太和殿里面的陈设,件件都是珍贵的文物。这些文物,与原来的建筑和氛围在一起更有尊严。故宫院藏文物以明清旧藏为主,只有与其原有场所相结合,对参观者才更有意义。因此故宫和故宫博物院密不可分,这就是宫、院一体的天然性、有机性和特色。
《答复》认为,这种宫院一体的特性具有重要的遗产特色、文化标志,也是故宫之所以吸引全球目光的魅力所在,虽然,由此也会产生有限的可利用空间与日益增长的观众参观需求和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但是,将“宫”“院”彻底分离是对故宫完整性的一种误读,是在泯灭故宫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最终会使故宫在某种意义上消亡。
因此,调和“宫”与“院”的矛盾的关键是,既保证故宫完整性,又能够增大展示空间、拓展保护空间。基于这一宗旨,故宫博物院正在进行建立新院区的可行性研究,新院区重点功能,一是为故宫大量珍贵文物提供充足的修复空间,以使这些国家珍贵文物能够得到及时的、大规模的科学保护,也才能更多地与观众见面;二是为在紫禁城内不好展示或无法展示的特殊文物,如大型家具、地毯、巨幅绘画等,建设现代化的保护与展示相结合的空间,三是为数字化展示提供更好的空间,加强观众的参与性、动手性和互动,以吸引更多有多样化需求的观众。四是故宫文化创意的研发和展示功能;五是宫廷园艺的培育与展示。
新院区的建立将为科学规划、有效保护古代宫殿建筑群,为科学、有机地将古建筑与宫藏文物一体展示,创造出有利的条件,这才是在紫禁城外建设新院区的目的所在,是维护宫院一体、强化宫院一体的科学途径,绝对不是宫院分离。
针对即将到来的“中秋”、“国庆”,《答复》中也表示,故宫博物院已制定了详细的接待方案,将实行提前一小时即7:30开门,在高峰日开放全部30个售票窗口,增加引导和指示牌设置,增加临时厕所等措施,以进一步提高观众接待水平。
增加开放面积是有效的疏解观众流过于集中的有效办法。故宫的开放面积会随着古建修缮进展和空间布局的调整,得到逐步增加,待全部规划完成后,故宫博物院对公众开放面积会增加到76%,开放区与非开放区的比例达到8:2。到2016年,我院将实现“红墙内无办公区”,把红墙以内整体作为故宫博物院的陈列展览、接待服务、观众参观的空间。同时,还将不断开辟新的展厅,继续增加展示文物的数量和质量。特别是将在故宫南部形成陈列展览的“金三角”区域,即以午门及东西雁翅楼、武英殿、文华殿为主体设博物馆展览群,大幅提升展示文物数量和展览水平。(完)
(注:引自浙江文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