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动态简讯 > 文博信息  >  正文
        借助数字技术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将与公众“亲密接触”
        发布时间:2021-09-06 09:09:04

        发布时间:2021-09-06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2018年,“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先秦汉唐画全集》《明画全集》《清画全集》部分卷册首发。

        借助先进的数字化技术,“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下称“大系”)让数以万计的中国古代绘画珍品来到公众身边。

        记者获悉,从9月底开始,“大系”将在浙江、重庆、北京等多地举办阶段性成果展览。“大系”团队为全球存世中国古代绘画建立了迄今为止保真度最高的图像资料库,观众将能在博物馆、美术馆一览“大系”入选绘画作品的“数字化替身”。

        “大系”项目是习近平同志2005年亲自批准,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持续关注,并多次作出重要批示的一项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由浙江大学、浙江省文物局编纂出版。

        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转化实现重大突破——省委文化工作会议提出的这一目标,正是“大系”团队不渝的初心。他们积16年之功,联合全球260余家文博机构,汇集艺术、考古、科技等领域数百位专家学者之力,利用超高精度摄影与图像处理技术,对现今存世的先秦以降、民国之前的纸、绢(含帛、绫)、麻等材质的中国古代绘画留影存形。目前共完成12250余件(套),建立详细、准确的数字化档案,成功实现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从物质形态向数字形态的衍生与转化。

        在此基础上,“大系”团队以五大全集、64卷240余册的宏大体量,推出了目前全球范围内收录作品最全、图像记录最真、印制质量最精、出版规模最大的一套中国古代绘画图像文献集成,全景式地再现了中国古代绘画两千余年的发展历程。当前,《先秦汉唐画全集》《明画全集》《清画全集》正在陆续编纂出版。

        有关专家认为,“大系”项目“以美为媒”,努力使一百多年前从敦煌藏经洞流散到英国、法国、俄罗斯等许多国家的唐、宋时期纸、绢、麻质绘画成功地“回家”,推进了我国海外流散文物的“数字化回归”“数字化共享”,为新时代文物抢救和保护工作提供了经验,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绘画、乃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球化传播、研究与深度交流。

        “我们现在正与学校文化遗产研究院等兄弟单位紧密配合,努力运用高科技手段,更加充分地展现古画神韵,让更多民众与传世名迹‘亲密接触’,探索进一步深入理解、保护、研究、展示中国艺术和文化的新途径。”“大系”团队负责人介绍,一系列开拓性工作正陆续取得成果——

        “大系”项目在“学习强国”平台推出了360多期以“每日中华名画”为主题的系列视频短片,开展艺术科普,为广大读者了解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又一便捷渠道;

        通过对传世古画进行数字化处理,成功地辨析、提取出原本剥蚀暗沉、肉眼难辨的画面、题跋及印迹,实现了文物藏品的“无损伤”修复,并为更好地鉴定作品的传承谱系提供新的证据;

        综合运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3D打印等科技手段,与重庆市大足石刻研究院、四川省安岳石窟研究院等一起,实现了大足石刻245窟、安岳石刻紫竹观音及整体石窟的数字化建模、1:1立体化重现及其多媒体虚拟互动体验,从而让专业研究者和广大群众可以感受来自不同时空的艺术触动与体悟。

        中国历代绘画拥有不可胜数的图像艺术元素,具有无限广阔的传统文化基因活化空间。“大系”团队负责人说,将继续与同道携手合作,共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转化为新的生产力,以更大程度地满足公众需求,更好地发挥其社会文化功能,为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发挥更大的作用。记者 曾福泉

        转自浙江文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