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动态简讯 > 文博信息  >  正文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初评启动 我省3项入围
        发布时间:2022-02-14 14:25:44
               2月8日,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初评启动。2021年,全国经过审批的考古发掘1700余项,候选项目均为各发掘资质单位主动申报,经国家文物局审核,最终确定32项参评。其中,我省余姚施岙遗址余杭跳头遗址衢江西周高等级土墩墓群3项入围评选名单。
        图片
               余姚施岙遗址古稻田位于余姚市三七市镇相岙村,是一处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稻田,初步勘探总面积约90万平方米。2020年至2021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联合进行了考古发掘。

        图片


        图片


               此次发掘出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大规模稻田遗存,年代距今约6700年至4500年。河姆渡文化时期稻田因发掘面积较小,仅发现少量稻田、田埂、河沟遗存。良渚文化时期稻田结构清晰,发现了凸起田埂组成“井”字形结构的路网,以及河道、水渠和灌排水口组成的灌溉系统,确定了面积为750、700、1900、1300平方米左右的四块田块。出土陶釜口沿、鱼鳍形鼎足、平底罐底和石刀、石锛、石犁残片等器物,一条残损的独木舟被埋入田埂中。经检测,稻田堆积中含有较多水稻小穗轴、颖壳、稻田伴生杂草等遗存,植硅体分析结果显示,稻田堆积中水稻植硅体密度远高于一般古代稻田的认定标准。
               施岙遗址古稻田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面积最大、年代最早、证据最充分的大规模稻田,良渚文化的稻田已经出现了比较完善的路网和灌溉系统,这种大规模稻田起源年代可能早至距今6500年以上,并一直延续发展。此次发现表明,稻作农业是河姆渡文化到良渚文化社会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撑,进一步深化了对长江下游地区史前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程的认识。
        图片
              余杭跳头遗址位于杭州市余杭区中泰街道跳头村。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总发掘面积约3000平方米,是首次在长江下游地区发现晚商时期功能布局比较清晰的铸铜作坊遗址。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共清理了不同时期的灰坑70座、灰沟5条、房址2座、陶片堆4处、红烧土堆积18处、作坊遗迹1处、护岸遗迹1处以及大量柱洞等。出土了陶鼎、玉钺等各类遗物500余件。

        图片


        图片

              考古专家介绍,跳头遗址是长江下游地区一处重要的史前以及商周时期遗址,其堆积连续且演化特征明显,文化层年代从良渚文化时期延续至春秋时期。“尤其是第五期遗存是遗址遗存保存最为完好、出土多件保存较为完整的石范,石范范腔可辨器形有镞、斧等,有一范一器,也有一范多器,以生产小型工具和兵器为主。专家说,该遗址具有典型性,在总体文化面貌上与“后马桥文化”接近,典型器物有细高喇叭形泥质灰陶豆、外撇椭圆足泥质灰陶三足盘等。结合东苕溪流域其他遗址,如小古城、毘山等聚落近些年持续的考古工作,为厘清马桥文化之后区域内的文化内涵以及考古学文化的定名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新线索,对于构建本地区史前和商周时期文化序列与谱系关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图片
               衢江西周高等级土墩墓群位于衢州市衢江区云溪乡孟姜村。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衢江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对孟姜村南面的三座西周时期的大型土墩墓进行考古发掘工作。目前已经出土了一批玉器、石器、原始瓷器、青铜器等数百件珍贵文物。其中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多的孟姜三号墩,墓坑长约14米、宽7.8米。
        图片


        图片


               2021年11月10日,在“衢江云溪土墩墓群”考古成果专家座谈会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考古文博单位的专家基本达成共识,衢江区西周土墩墓群是浙江迄今发现同期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王级大墓,极有可能是“姑蔑国”王陵。
               姑蔑国系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出现在现浙江中西部、钱塘江中上游(古称榖水、现叫衢江)金衢盆地的一个小国,附属于越国。在我国首部记言体国别史《国语·越语上》也有对姑蔑国的记载,文中写道“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这说明姑蔑位于越国的最西边。
              此次发掘的三座土墩墓虽然已经受到破坏,但都属于人字形木结构墓室,营造方式各具特点,属于当时这一区域等级较高甚至是最高等级的墓葬,对研究西周时期越地的墓葬制度、器用制度等有着重要意义。
        源:综合浙江文物网、杭州日报、宁波晚报、衢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