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动态简讯 > 文博信息  >  正文
        安吉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入选2021全国十佳文化遗产旅游案例
        发布时间:2022-03-16 14:07:11

        发布时间:2022-03-16来源:中国小康网作者:董科娜

               日前,在由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2021全国十佳文化遗产旅游案例推介活动”上,安吉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获评“2021全国十佳文化遗产旅游案例”。

          文物保护+旅游开发  遗址焕出新活力

          安吉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有什么?

          “安吉古城是古越文化的源头,是浙江考古百年来越文化的重要发现之一。”据浙江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安吉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依托的是国家“十三五”大遗址—安吉古城遗址、龙山越国贵族墓群。

          其中,八亩墩九亩墩是安吉古城龙山越国贵族墓群内规格最高、体量最大的两座王陵级墓园。2014年春节,盗墓分子趁村民过年、放鞭炮之机,用炸药进行盗掘,龙山文保巡查队员第一时间发现并报警,26名盗墓分子全部落网。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八亩墩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于2016年10月正式启动。为确保考古发掘顺利和文物保护万无一失,国家文物局成立了7名成员的考古专家组,由安吉县投资8000万元建设考古保护中心。

          历时3年,八亩墩大墓震撼面世:外围31座陪葬墓,出土玉器、陶瓷器等260多件;主墓墓室及器物坑出土玉器、水晶、玛瑙、高等级原始瓷等340多件。经50多位国内资深专家共同论证确定大墓和古城是春秋晚期越国王(后)陵和越国早期都城(距今2500年),安吉古城是中国“越”文化研究的百科全书,是继良渚遗址申遗后浙江省最重要的考古新发现之一。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展示,2020年,古城遗址保护中心与浙江省古建院对接,拟定了《安吉龙山D107保护展示工程工作方案》。继续对八亩墩和九亩墩及周边环境进行整治,九亩墩环境整治工程成功申报浙江省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优秀案例。

          2017年,遗址公园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三批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之一。对此,安吉古城遗址以考古遗址公园的形式正式进入全方位保护、前瞻性规划、合理性利用的快车道。县委县政府从“保护文物是大政绩”的行政理念出发,配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制“十三五”考古工作计划,委托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完成大遗址保护规划、遗址公园规划和旅游发展规划。就在今年,安吉古城遗址又再次入选“十四五”时期国家大遗址名单。

          遗址保护取得了亮眼成果,如何让考古新发现、研究新成果走出库房、走出实验室,走进博物馆、走进群众?

             在国家文物局、省文旅厅(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安吉探索出了一条文物红线下发展的崭新道路。截至目前,安吉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经对外正式开放,一个以考古研学旅行为重点的文化景区盛大呈现。“整个遗址公园规划总面积3052亩,其中一期项目2115亩,规划有考古现场展示区、考古保护中心、遗址博物馆、生态自然体验区、游客服务休闲区等8个功能区,通过深入挖掘安吉特有的越文化、秦汉鄣郡文化,着力打造集文物保护利用、考古研究展示、考古研学旅行、城市形象展示于一体的文旅融合示范项目。”安吉县相关负责人表示。

          政府主导+专家把关+社会参与  文化遗产“活”起来

          安吉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当下国内越文化遗存规模最大,遗存数量最多,遗存类型最丰富,遗存整体格局最完整,遗存历史环境最真实,遗存与城市发展最和谐,考古研究价值、考古发掘水平和考古研究地位最高的地区之一。如何真正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

          遗址公园首创“政府主导+专家指导+社会参与”新模式,撬动社会资本参与遗址建设,实现了文物保护、管理、利用一体化发展,真正让陈列在绿水青山间的文化遗产“活”起来。

             政府主导。2016年以来,安吉县委县政府主导编制了大遗址保护利用总体规划、遗址公园规划,经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批复之后逐步实施,“平安工程”建设、规划编制、保护展示和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初步完成。同时安吉县行政划拨35亩建设用地用于考古保护中心、遗址博物馆建设。2019年机构改革之后,县委决定成立安吉古城遗址保护中心,专门负责大遗址的保护展示利用工作,监管遗址公园的建设和运营工作。

        365bet皇冠体_365bet在线注册_office365账号永久激活

          专家指导。省考古所的专家特别是田正标老师团队扎根安吉20余年,为遗址公园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北京大学徐天进老师从20年起就倾力编制遗址博物馆展陈大纲,精心策划“考古大学堂”研学项目,为遗址公园的后期运营出谋划策;李伯谦、王巍、信立祥、刘斌等专家学者也为遗址公园的内涵挖掘、价值认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接下来,安吉县还要邀请专家成立遗址公园理事会(学术委员会),为遗址公园的长期良性发展提供专业保障。

          社会参与。遗址公园谋划之初,自然而然就考虑到社会资本参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安吉县慎重研究引入浙江绿城服务集团参与遗址公园建设运营。其中企业负责前期投资建设,参与规划编制,政府授权企业规定年限的旅游运营。经过八年磨合,企业参与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果,缓解了政府投资压力,改善了当地文物保护和村庄环境,提高了当地村民收入水平和保护积极性。数据显示,2020年当地古城村集体性收入达365万元,近3年年均增长70.5%。

          据悉,该模式运营以来,吸引国家文物局领导现场调研,并获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重点推介,并被国家文物局称为新时代中国考古工作模式的典范,为文旅深度融合提供了市场和品质保障。

          编辑:周雪妮  作者:董科娜

        转自:浙江文物网


        365bet皇冠体_365bet在线注册_office365账号永久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