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动态简讯 > 文博信息  >  正文
        凝聚古道保护共识 嵊州举行高山流水古道保护听证会
        发布时间:2022-05-13 14:40:20

        发布时间:2022-05-13来源:绍兴日报作者:记者 俞其军

        昨天,嵊州市高山流水古道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案听证会在该市检察院举行。由当地5名文物文史专家、政协委员、律师等组成的听证员及嵊州市有关部门和单位的代表参加了听证会。

        在嵊州市浦口街道故江新村古道旁的岩壁上,保留着一处明代摩崖题刻。题刻凿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其旁有自然块石铺砌的古道通过,道旁有溪涧。此题刻于1988年6月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主办检察官周芳介绍,现场调查发现题刻所在区域因强降雨天气导致山洪多次暴发,古道不堪水流冲击,路基严重损坏,局部路段已整体冲毁无存,代之以裸露的溪涧岩床。周芳说,该古道是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内容,摩崖题刻与古道唇齿相依,缺一不可,古道的损坏也给题刻埋下安全隐患,更不利于嵊州文旅事业的发展。

        “高山流水古道全长15公里,周边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为省二级古道,并入选‘绍兴最美森林古道’。”嵊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黄少平说,嵊州境内有37条古道,林业主管部门将积极落实古道分级保护,规范古道保护行为。

        嵊州市文广旅游局、浦口街道等部门和单位为修缮高山流水古道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嵊州文物保护中心委托专门机构编制完成《嵊州市高山流水题刻文物保护规划》《高山流水古道规划设计方案》。在听证会上,大家认为规划和方案切实可行,应积极争取资金尽快实施修缮。

        嵊州市检察院副检察长钱科萍说,在文物和文物遗产保护领域,检察机关将积极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凝聚古道保护共识,共同推进古道保护,服务保障乡村振兴。

        转自:浙江文物网

        365bet皇冠体_365bet在线注册_office365账号永久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