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动态简讯 > 文博信息  >  正文
        浙江省博物馆在饱水木质文物保护领域再取新成果
        发布时间:2022-07-22 14:32:59

        发布时间:2022-07-22来源:浙江省文物局作者:浙江省博物馆

        近日,浙江省博物馆再次取得饱水木质文物保护科技新成果。7月11日下午,全省科技创新大会颁布了2021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浙江省博物馆和浙江大学科研团队联合申报的“冷冻干燥稳定出土饱水木质文物技术研发和应用”项目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二)。

        中华文明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中包含大量的木质文物。沿海地区出土或海洋出水的木质文物处于饱水状态,需要脱水定型后才能保存和展示。体量较小的木质文物可采用溶剂置换等方法进行脱水定型保护,但由于存在环境污染和消防隐患等问题,难以应用于大型饱水木质文物的保护。

        针对这一实际需求,浙江省博物馆以现代科技为导引,进行长期探索,并取得丰硕科研成果。此次获奖的 “冷冻干燥稳定出土饱水木质文物技术研发和应用”项目中,针对出土(出水)木质文物保护问题,浙江省博物馆与浙江大学的科研团队开展了木质文物冷冻干燥及预处理的基础科学与技术攻关研究,研发了大型木质文物自动化热浸处理以及大型木质文物冷冻干燥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出土(出水)大型木质文物脱水定型保护的目标。该项目在大型饱水木质文物真空冷冻干燥和中小型木质文物批量冻干等方面取得了突出创新,有效降低了木质文物处理失败风险并大幅提高了保护工作效率,具有显着的社会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该项目取得授权发明专利5件,实用新型专利1件,发表论文25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11篇,“总体技术在文物保护行业中达国际领先水平”。

        该项目成果在上海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出土木构件、杭州余杭茅山独木舟、江苏仪征烟袋山遗址出土木构件等多批文物保护中得到实际应用,其中茅山独木舟是国内考古发掘出土的最长、最完整的史前独木舟,是良渚文化的重要物证。项目成果为浙江省文化遗产保护作出了重大贡献,提高了我国木质文物保护修复的技术水平。

        转自:浙江文物网

        365bet皇冠体_365bet在线注册_office365账号永久激活